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聚传动轴教您汽车水温过高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0:3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就会在冷却水散热器的散热栅上积存厚厚的一层灰尘与飞絮,从而大大降低本来优越的散热性能,就像给冷却系统罩上了一层保温被,使冷却空气不能穿过,造成水温过高。
  发动机和空调系统散热不良,造成水温过高会出现以下几种故障现象:
  在交通不畅-堵车或长时间怠速时,发动机水温表显示过高,电子风扇高速挡工作时间过长,发动机噪音增大,气温过高开空调时故障最为明显。http://www.tzdongju.com/ch/NewsView.asp?ID=406
  东聚传动轴温馨提醒:空调制冷剂加注过少或过多,都会降低制冷效果。
当你把车开到修理厂,向维修工描述汽车性能的下降或问题时,应注意与此相关的噪音和症状。可以说,你越多了解汽车,就越能更好地描述车子故障,帮助维修工做出正确的诊断,从而对症下药。
  1.新的或不正常的噪音通常是汽车故障的指示信号。比如低沉的嗡嗡的声音可能是轴承的故障,也可能只是某个轮胎的问题;尖叫的声音可能指示需要更换刹车片,或者松动的皮带。在描述故障的时候,最好能清楚地说明导致噪音的原因或动作。
  2.除了性能的损失或噪音之外,仪表盘上的指示信号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仔细阅读一下汽车的用户手册,了解各种信号灯的含义,可以帮助你及时发现新的故障。
  3.如果你在驾车时感觉方向盘变紧、汽车偏向一侧,或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异常的震动,需要检查轮胎,或进行车轮平衡、定位。在这些问题刚刚发现的时候及时进行维修,可以阻止故障的继续扩大,也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4.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与制动系统,因为制动系统与行车安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忽视此类故障无异于拿个人和他人生命做冒险。
  5.注意汽车的启动是否顺畅。如果车子开始变得难以启动,最好及时开到维修厂进行检修。
  建议车主应当定期对汽车的散热系统进行清洗,以每年两次为宜。并在每年春夏换季飞絮消失的时候将发动机水箱从车上拆下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并请专业技师对整个冷却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这样就可以把许多故障在隐患时期加以消除。
  车身温度会比平时高很多,尤其是水箱和发动机温度会大大提高,发动机温度过高会冲坏气缸垫、烧坏轴瓦、发生机械事故;温度过高,造成充气量下降,功率降低;水箱开锅,冷却液沸腾蒸发溢出;会使发动机各部件配合间隙减小,磨损加剧,发动机寿命降低。有些车主朋友为了给汽车降温,采取了一些错误做法,比如,有的车主在发动车时忘记加冷却水,待发现温度已经过高时,就向发动机缸体、缸盖上浇凉水来降温。殊不知这样的后果可能会造成发动机缸体由于骤冷而炸裂,酿成不可修补的后果。为了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东聚传动轴提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足冷却水。
  2.检查节温器是否正常。如果节温器不能按照规定及时打开大活门,必须及时更换新品;若不能及时更换新品时,可将节温器临时拆除,决不能把存有故障的节温器放在水套出口处;
  3.在阴凉处停车。发动机水温过高应选择阴凉处停车降温;
  4.行车中随时注意水温表的指示读数,要求不能超过95℃。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加强冷却空气的对流,可掀起发动机罩以便于通风散热。
  如果在路途中遇到“开锅”现象,千万不要乱动“开锅车”
  1.不要立即加水。散热器内水沸腾后,内部有一定的压力,此时若立即打开散热器加水口,热水会向外喷出,造成人员烫伤。正确的做法是发现水箱开锅后,立即全部打开百叶窗以增加空气流量,待水温有所下降不再沸腾时,再用湿毛巾做垫手,先把散热器加水盖拧开一挡,放出水蒸气,稍待片刻再全部打开。同时要将脸部避开加水口上方,防止热水喷出烫伤脸部。
  2.不要立即熄火。有些车主发现开锅后,想到的是立即熄火。要知道:发动机之所以开锅是因为水套内水温度过高,也就是罐套、缸壁、气缸盖的温度过高。若此时熄火,机件都处于膨胀状态,各配合间隙很小,停机后会造成有些软金属脱落,有的甚至会造成粘缸。所以发现开锅后,不要立即熄火。应保持怠速运转,全部打开百叶窗。如已经熄火,应立即用摇柄摇车以防止粘缸。

http://www.tzdongju.com/ch/NewsView.asp?ID=40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6-27 02:02 , Processed in 0.104490 second(s), 29 queries .

版权所有 © 玉环文旦网 All rights reservedX3.1. 技术支持:世纪星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