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下一趟公交车挤不挤,智能电子站牌提醒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09:2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超声波传感器,为什么会应用到了公交车上呢?下面祥丰球笼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声波的机械波,由换能晶片在电压的激励下发生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它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超声波碰到杂质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因此超声波检测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生物医学等方面。
     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公交车内拥挤状况,方便市民更灵活地提前选择乘坐哪辆公交车。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获悉,其承担的市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实时监测公交客流将让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更加方便。
   下一班车什么时候到、车上的人多不多……乘坐公交车出行的市民,在站台等车时,总会习惯性地这样想。今后,将有一种智能公交站牌,可以清楚地回答这些问题,方便你乘车。http://www.tzxfk.com/ch/NewsView.asp?ID=350
    在重科院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一台巨大的显示屏上正在模拟显示电子公交站牌的内容,和日常使用的公交站牌不同的是,它还能以文字的方式动态显示目前车辆距公交站台的位置,以及车内的拥挤程度。
    “这是通过GPRS、3G、光纤等多种方式,将公交车、公交站台、监控中心连接起来,利用物联网技术,让市民公交出行更加一目了然。”该项目有关负责人胡晓力说,目前,国内外很多城市都已经开始使用智能公交站牌,但由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大多都只能监测出车辆距公交站台的距离和时间,而没有对车辆客流进行大规模统计。
    祥丰球笼介绍,该技术是通过在公交车顶的不同部位安装多个超声波传感器,采集到车内客流量的动态数据后,传输到统一的监控中心进行后台综合测算,便能评测出车内的拥挤状况,然后再传输到车站的智能公交站牌上,提供给乘客作参考,应该乘坐哪辆公交车。
  这块智能公交站牌上,还显示了下一班车距离该站台的位置和车上的拥挤程度,沿途站台名上也用白色框标注了本站名称,用绿色框标注出了下一班车运行到了哪一站,而旁边的地图也实时显示该车运行到了哪个位置,让人对公交车的情况一目了然。
    “相比用红外线传感技术、视频技术等来说,超声波传感器成本比较低,而且数据更加准确可靠。”胡晓力说。
    除了给市民提供参考,通过收集这些实时数据,对于优化公交线路也有作用。“通过公交客流的实时统计,甚至可以实现智能调度,在客流量大的时间段提高发车频率。此外,还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公交线路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作出调整。”胡晓力表示。
  “现在一些国内大城市已经开始使用智能公交站牌,不过大多只能计算车辆达到站台的距离和时间,对于车内的载客情况并不能监测了解。”胡晓力说,他们采用了超声波传感器,运用超声波定位的方法,就能了解车内的拥挤程度。
  在实验室的“智能公交站牌”前,就有一块公交车厢模拟区,在车顶上安装了一个个只有螺丝帽大小的传感器,它们被均匀地分布在3米多长的车顶上。
  据祥丰球笼了解,超声波传感器,它通过超声波探测定位的方式来确定自己的区域内乘客所占范围的大小。每个传感器收集到数据后,经过后台的综合测算,就能算出车厢内的拥挤度,再传输到每个站台的智能公交站牌上,让乘客参考是否乘坐这辆车。相比用红外线传感技术等,超声波传感器成本低,数据更准确可靠,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
  除此之外,车厢拥挤度的监测数据还将用于公交线路的合理规划中。胡晓力介绍,现在公交线路规划大多是通过公交人员跟车调研、驻站调研、IC卡数据分析和统计计算获得,这些手段均是间接取得数据,更新周期长,有不可避免的误差。而采用传感器实时监测的方式,数据全面、准确,这样让公交线路的调整能更加合理、满足市民切实需要。同时,为以后公交的智能调度也打下了基础。
    据透露,这套系统有望于明年底在我市投入使用。
http://www.tzxfk.com/ch/NewsView.asp?ID=35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GMT+8, 2024-6-18 19:24 , Processed in 0.099128 second(s), 29 queries .

版权所有 © 玉环文旦网 All rights reservedX3.1. 技术支持:世纪星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